近年来电动车爆燃事件在各个地方频繁发生,但是电动车上楼等违规行为却屡禁不止,物业、业主等针对此方面的管理需求尤为迫切。根据消防部门数据显示,近年来电动车火灾事故中,80%为充电时引发;致人伤亡案例中,90%发生在门厅、过道以及楼梯间等地方。更令人惊讶的是,火灾发生30秒左右,火焰温度可达310度,室温达120度,三分钟左右整个电动车即可被火焰包裹,产生的毒气足以致多人死亡,若没有及时救援,后果不堪设想。

电动车进入电梯以及在楼道、大厅、疏散通道等禁停区域内停放的违规行为,成为危及百姓安全的“定时炸弹”。为此,国家陆续发布了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电梯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》、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》、《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》等文件,明确指出要重点整治电动自行车“进楼入户”“人车同屋”“飞线充电”等突出问题,通过运用大数据、物联网等信息技术,构建电梯安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,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。

创新电动车消防安全监管方式,在电梯箱、应急通道等处安装摄像头,通过智能监控中心平台严格管控违规事件,实现公众监督,降低物业管理难度,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推动社区科学防范与消防管理。

为治理电动车管控难度高、安全隐患大、事后追溯难等社会热点问题,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治理环境,中国移动积极践行央企责任,深入落实国家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,依托“移动看家”业务,构建智能安全服务平台。通过搭建声光报警、平台告警推送、电梯控制、报警弹窗、远程喊话、远程消除警报等能力,以及高精度智能识别电动车算法,可智能过滤推车、自行车、轮椅等,打造智能梯控等场景化整体方案,第一时间捕捉违规行为,最大程度减少火灾隐患,为安全治理提供有效管控手段。

消防安全监管逐步向智能化、平台化演进,打通物业监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助力消除电动车违规行为引起的消防安全风险隐患,让老百姓出行和居住更安全、更放心。守护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,中国移动一直在行动!